点击上方[李子旸]关注→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公众对教育制度认识的反复。
教育部宣布,从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这项改革的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否还有什么漏洞,还有争议,但从大的方向来说,这种简化考试标准、压缩人为干预空间的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人对高考和教育制度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一片欢呼,被压制许久的学生终于有了凭自己本事上大学的机会。1980年代可能是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甚至最残酷的几年。那时,高考录取率很低,能上大学简直无异于“鲤鱼跳龙门”。
1977年恢复高考 | 图片来源:互联网
后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专院校和校内院系的数量都增加了,高校扩招的幅度很大,上大学的难度大大减小。可是,人们对高考带来的升学压力反而难以忍受了。所谓“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成了热潮。大家认为,好的教育应该轻松快乐、全面发展,应该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快,“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就暴露出种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味地强调减少压力,是不对的,那只能让教育培养出不合格的废人。学习、受教育,本就应该是艰苦之事。天上不会掉馅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轻轻松松得来的,不会有什么价值。在认识上几经反复以后,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不再那么天真。这时候,回头看看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还是难上加难,但可能性是有了。
科举考试最遭人诟病之处就在于考试内容“僵化死板”,不但考试形式僵化,只能写八股文,考试内容也很狭窄,局限在四书五经。这种僵化死板的考试,看起来一定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庸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分析其实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种种失败的一种情绪化表达。因为国家发展陷入低谷,被列强欺凌,所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为这种失败负责,都是造成失败的原因。如果停止这种情绪化表达,设身处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去看,看看古人面临的具体条件和问题,就会发现,科举制度种种所谓“僵化死板”,其实是很高明的制度安排,有着深远的考虑,绝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陋。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唐宋两朝渐渐完善。虽然如此,其实一直到宋朝前期,科举基本上只是少数人的事情。隋朝只有三十多年,科举据说一共只录取了十几个人。到了唐朝,略有增加,但也为数很少。三年一次科考,每一次全国录取总数不过二三十人。到了宋朝,前期也还是为数不多。宋太祖时平均每次录取四十多人。到了宋朝后期,科举录取人数增加了。整个宋朝科考118次,一共录取了两万多人。平均下来,每次录取一百多人。其实也不算多。
宋代科举中的殿试 |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元朝不用提了,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有了大发展。首先就表现在录取人数大增。清初,仅江南省(后来分成江苏安徽两省)乡试录取名额就有160多名。贵州最少,名额也有40多人。全国考上举人的,能有三四千人。另外,从宋朝开始,雕版印刷术发展起来。以前图书都是手抄,从宋朝开始有了印刷品——宋版书最值钱了。图书数量增加,读书人也就多了。读书人多了,朝廷科考录取的名额也增加了,这两个条件加在一起,参加科考的门槛就比唐宋时要低多了。读书赶考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具有一定的“群众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还是难上加难,但可能性是有了。这样一来,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赶考的强烈愿望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科举必须做出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赶考愿望。明朝建立以后,把考试形式限定为八股文,把考试内容限定为四书五经,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做出的制度变革。
要知道,在唐宋时期,科考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内容要灵活得多。实际上,唐诗宋词的兴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举很重视这些辞赋,以至于到宋真宗时有人给皇帝提意见:现在这考试啊,经史子集、诗赋策论,无一不包,弄得考生啊,唯恐有不懂的,什么都学点,倒把正经学问给耽误了。我看今后啊,考试应该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唐宋这种考试法,如果用到明清“群众性”赶考中,是完全行不通的。虽说有了印刷术,但对普通人来说,图书仍然是珍稀之物,很难得到。如果考试内容包括一大堆书,甚至有些珍本善本。能看到或者拥有这些书的,无非是权贵、巨富、博学等少数人。可是一般人怎么办?这实际上就是在堵塞大多数人的上进之道。所以,考试内容只能限定在到处可见的四书五经这几本书。这不仅有利于儒家观念的传播,也最大限度地让普通人都能有学习、赶考的机会。
1888年江南贡院考场内部图 |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内容一致且固定。古代的通讯条件下,就算有国家驿站五百里加急,一个消息传遍各省也要一两个月。对普通百姓来说,科考内容哪怕很多年改变一次也受不了。完全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发通知。四书五经是圣贤书,通行已久,内容广为人知,重要的是没人敢改动。就算是朱元璋,想改孟子,最终也还是没改成。实际上,四书五经是中国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差异巨大的国家里知识上的“最大公约数”。在这个“最大公约数”以外,增加任何花样,无论动机是什么,实际结果都只能是让一些人失去赶考的机会。花样越多,受害者越广。
过去有一句话:“穷文富武”。学武是很贵的。首先营养得跟得上,高蛋白食物要经常吃。天天窝头就咸菜、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就别练武了。另外,要想练武,得买一大堆刀枪棍棒吧,得请武术老师来手把手教吧,还得有人陪着少爷对打对练吧。这可都是钱堆出来的。如果你不但要学武,还要学兵法,那只是有钱都不行了。你得会投胎。只有生在皇家或者将门,有机会跟着父兄去带兵打仗,才有机会学习兵法。财主或者学者家的子弟都没这条件。读书的门槛就低多了。考试内容限定为四书五经,读书赶考的门槛就更低了。有名师指点更好,没有名师,就自己背书,死读书,读死书,也有机会考上。反正就那么几本书,内容就那么多。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可以抄。有笔墨可以练字,弄个树枝在沙地上也可以写字。凿壁偷光、映雪夜读。肯下苦功夫的人,总有机会赶超那些有各种优越条件的人。说到这里,八股文的作用就看出来了。把考试形式限定为八股文,等于是一种标准化考试。这种标准化考试,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对考试的干扰,而且,考的就是坐得住冷板凳、死抠书本这些硬功夫。兴趣颇广、心得全无之辈,是很难通过这种考试的。
明朝状元卷 |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不少人有一种思维误区,认为见多识广、机智灵活等素质很重要,傻乎乎的土老冒,没有前途。实际上,所谓“素质”,基本都是小聪明,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硬功夫。只要有条件,谁都能学得会。而有毅力、能吃苦、能深入钻研,这些才是难以企及的硬功夫。考试恰恰要筛掉前一种人,选出后一种人。我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来自偏远省区的同学,入学时连电脑都没见过,面对计算机,都不知道怎么开机关机。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学生颇为沾沾自喜。瞧瞧,这你就不会了吧,让开,看我的。可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同学用起计算机来就很熟练了。我们那点儿“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事实上,这些来自偏远省份的同学,有好几位后来在互联网公司里担任高管,或者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年收入过百万的大有人在。上大学以前都没见过计算机,丝毫也没有妨碍他们日后学习知识和职业发展。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你没费力得到的“优势”,别人同样可以不费力地得到,所以,那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优势。真正的优势,一定是用刻苦受累等硬功夫换来的。可靠的真本领,从来都不是那些小聪明小见识小灵活,而是能吃苦能钻研的硬功夫。
永远要给那些两手空空唯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留出上升通道。如果比较谁能吃苦、谁能下功夫去钻研,人与人之间的先天条件差异就不重要了。你家再富裕再有权势,给你提供的条件再优越,也无法让你具备刻苦耐劳的本事——更大的可能是,条件越优越,越难以吃苦耐劳、奋发努力。所以,科举这种考试制度,客观上有抑强扶弱的作用,给社会下层提供了向上攀登的机会,有利于社会的流动和稳定。科举考试虽然广受抨击,但实际上在其1300多年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明清两朝,发挥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明式家准确地表现出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形象 | 图片来源:互联网现在,社会环境发生了大变化,考试不可能再像科举那样限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但核心的原则其实没变。越是测试内容有限、测试形式标准化的考试,越可靠。中国的高考、外国的托福,都是如此。各种搞花样的考试,说起来头头是道振振有词,但用不了多久,“聪明人”就会找到可乘之机,然后大加利用。这些考试也就腐化堕落成了任人操纵的乱局。从这个角度去看,这次教育部的改革,属于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举,大方向非常正确,开始扭转过去一段时间“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歪风邪气。勤劳刻苦的学子,又有了凭真本事出人头地的机会。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须臾不可忘记的一点是:永远要给那些两手空空唯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保留足够的奋斗上升通道。这不仅对他们有利,对整个社会更有利。社会需要这些人的奋斗和成功。